大家都知道“炒鞋圈”的疯狂程度,打开某APP,一双鞋要价6位数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。
而鞋履还是属于衣物的一部分,抛开它的衣着功能而去追逐附属价值,实属舍本逐末。
毕竟,鞋子终究是要穿在脚上的。
于是,在轰轰烈烈的“炒鞋圈”之外,这款款长相一般、甚至被部分运动鞋爱好者吐槽“长得丑”的“奶奶鞋”—— Allbirds 悄无声息地走红了。
看似其貌不扬,在对产品极致挑剔的硅谷圈,它可是商务精英们的标配:
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·佩奇(Larry Page)、
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·库克(Timothy Donald Cook)、
甚至连互联网女皇玛丽·米克尔(Mary Meeker)都是这双鞋子的拥趸。
还收割了好莱坞一票的男神女神:艾玛·沃特森(Emma Watson)、影帝马修·麦康纳(Matthew McConaughey)等等,
甚至连小李子甚至直接当起了品牌投资人。
《时代周刊》称它为“世界上最舒适的鞋”。
——平均每一分钟就售出一双
据《福布斯》相关报道,Allbirds估值超过10亿美元,而《华尔街日报》认定其估值在14亿美元左右。
以下是Allbirds的融资状况:
Allbirds的迅速发展令人瞠目,而成功背后必然是有迹可循。
要知道,在耐克、阿迪支配的运动鞋市场里崭露头角可比登天还难,除非你家品牌背地里是开矿的~
1. 名人自发带货,不花钱宣传
创始人在众筹了12万美元之后,打开市场凭借的还是“名人效应”:
一些科技大佬在Snapchat和Twitter上提到了他们的鞋子,
这让男款的几个尺码瞬间脱销。
很快,认知涟漪荡开来,“但凡是个风险投资人,十有八九都穿着Allbirds的鞋子”,
一度成为硅谷圈的调侃语。
有了科技大佬的认证,好莱坞圈大咖的跟进也更加顺理成章了,连美国电视人Gayle King都将其作为生日礼物,送给脱口秀女王奥普拉。
在名人效应下,才成立两年的Allbirds就在几乎不花钱做广告的前提下,售价约为95美元(人民币约677元)的Allbirds就卖出了超过100万双鞋子。
2. 回归产品本身
当然,再有话题度和名人推广,产品得不到保障,一切发展都是妄谈。
按某些品牌的传统做法,是靠花哨吸引眼球、以及浮夸的Logo标榜身份。
而Allbirds对产品做的是“减法”。
就是一双干干净净的鞋子,连logo都没有
所以穿上脚也无法像椰子鞋、阿迪鞋、耐克鞋能让人一眼认出。
除了设计上一反“潮鞋”的传统,当家产品也只有两种鞋型——跑步鞋(runner)、懒人鞋(lounger)。
Allbirds的关注点并非是运动鞋的外在轮廓以及选择数量,而是使用材料的创新。
它选用的是天然、可持续的新西兰美利奴羊毛,
这也造就了其“舒适、轻、透气、环保”的产品卖点。
“轻巧方便”、“不用穿袜子,颠覆了鞋的概念”、“穿过最舒适的鞋子”
——这些都是消费者们的真实感受。
3.没有中间商赚差价
Allbirds采用的是“直营零售(DTC)”商业模式。
很长一段时间只做线上零售,偶尔配合一些快闪店来做品牌曝光、以及市场测试。
没有中间商赚差价,直接卖给消费者,
原本给中间商的钱间接得以返利给消费者,
也保证了自己对产品制造,营销端到端控制,
甚至更能直接接收到消费者的反馈并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。
毕竟对于初创品牌而言,速度和消费者数据,关键时刻能决定其成败。
推荐阅读:旗龙网